老鲫鱼:一个18年的互联网站长,带你聊聊在网上的那点事~

当前位置:首页 » 生活杂谈 » 正文

小时候,母亲每年都要养一头猪

小时候,母亲每年都要养一头猪 ,年前,找一个晴朗的日子,杀年猪。 

杀年猪是新年的开场舞。

过了腊月十五,各家就陆续传出猪的嚎叫声,如果恰巧放了寒假,我们一群孩子就结伴到处去看杀猪。 

杀猪的撇子叔和友柱伯早早的就来了。

母亲大锅烧水准备屠猪毛,前后的邻居也来帮忙,只一会儿就把二百多斤的大肥猪捆好了放到长条案板上。

为了猪肉吃的心安,我从不去直视猪被屠杀的场面,只是从那一声长一声短的猪的嚎叫声里判断着进度,一边畅想着猪肉大餐一边发自内心的对嚎叫的猪充满了同情。 

猪肉收拾好,父亲和母亲商量留出来一些肉,猪头和下货都是要留下的,其它多出来的肉,一块或者一块二一斤,卖给了家里不养猪的乡邻们。 

二柱叔家的小波总在这个时候端着个盆过来,说俺娘说俺拉拉口水,让来要个猪尾巴吃。

母亲就挑出来猪尾巴,扔到小波的盆子里。

那些年全村的猪尾巴几乎都被小波吃掉了,拉拉口水不好治,小波的毛病一直到十二三岁才治好。

也因为小波,我作为养猪大户人家的孩子三十多才第一次吃到猪尾巴,才知道猪尾巴原来那么好吃,真是怪不得小波拉拉口水呢!

小时候,母亲每年都要养一头猪配图

撇子叔和友柱伯还有帮忙的邻居们留下来喝杀猪酒,友柱伯杀猪菜做得好,蒜苗炒肝尖,干辣椒炒肉,溜肉片儿,煎炒烹炸的一会儿就做了好几个菜下酒。

我围着桌边儿转悠,母亲夹一筷子肝尖儿塞进我的嘴巴里,把我的舌头都香软了! 

那时候排骨好像是不单独卖的,花一样的钱为什么要买骨头呢?

母亲把剔下来的猪骨头扔进大锅里,灶里添了硬火,天黑下来满院子里飘香的时候,灶前挤满了孩子,我的哥哥兄弟们都来等着吃肉了!

母亲拿了蒜让我们剥,捣蒜泥。

她掀开锅把骨头装满了一大盆,那剔骨肉都煮的烂糊糊的早有些离骨,蘸上蒜泥,吃的满屋子的滋啦声。

母亲忙着嘱咐,慢点儿吃,一大锅呢,今天管你们吃个够呢! 

母亲把肉分好,亲的近的送一些,其余的就拿个绳子挂到屋檐底下等着过年。

那时候的冬天很冷,肉也不怕坏。 

父亲提着猪头在炉火上烤,仔细的除去猪毛,肥肠反复的淘洗。

洗干净后切碎一起放进大锅,加上葱姜蒜和盐,煮透了做猪肉冻。

母亲掌握着水的多少,水多了肉冻就会冷的不结实。

第二天一早,缸盆里的肉冻就冷的结结实实的了,母亲拿个刀切了一小块带肠儿的塞进我的嘴巴,凉爽香滑的直透进了心里去! 

早就不再杀年猪了,父亲每年还是会做猪肉冻,给每个孩子带一盆儿。

可能父亲觉得,这才算过年吧!

推荐阅读:

如何在网赚中正确避坑达到快速赚钱的目的?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


小时候,母亲每年都要养一头猪

小时候,母亲每年都要养一头猪

小时候,母亲每年都要养一头猪 ,年前,找一个晴朗的日子,杀年猪。 杀年猪是新年的开场舞。过了腊月十五,各家就陆续传出猪的嚎叫声,如果恰巧放了...

二维码